180-0276-2372/饒小姐
年中盤點2019紡織行業的窘境,2019年已過半,就由服裝面料東莞復合廠來盤點下2019年紡織行業的不容易。今年上半年“旺季不旺”成為事實后,整個紡織市場心態一直不好,紹興、大朗、海寧、盛澤等紡織集群的老板紛紛反饋,紡織人見面“口頭禪”:搬到那了?關了沒有?形象的反映了市場殘酷的現狀。
下面就讓服飾面料東莞復合廠的小編來講講紡織行業中面料復合加工這一塊上半年面臨的較大的問題吧。
1.環保風暴
2.中美貿易摩擦
3.東南亞紡織行業興起產業遷移
環保風暴事件-服裝面料東莞復合廠解讀,2017年是環保風暴徹底的一年,2018是要嚴格的一年,2019啟動新一輪的中央環保督察工作,為期4年,環保督察常態化成為必然趨勢。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在政策的壓力下隨著政策不斷出臺完善,“散亂污”企業將進一步被淘汰,轉移變遷。
中美貿易摩擦事件-服裝面料東莞復合廠解讀,5月1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公告,要求將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以征詢公眾意見,并舉行公開聽證會。如果實施關稅,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影響將嚴重惡化。 眾所周知,我國是傳統的紡織品出口大國。中對美國出口458億美元,占中國紡服總出口比重約16.6%。
在中美貿易摩擦下紡織原材料的供應勢必受到影響。美國是世界的棉花出口大國,同時也是中國也是進口棉花進口要多的大國家。一直以來,我國棉花市場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有必要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需求缺口。在中美貿易戰陰影下,對于一些嚴重依賴進口棉花的紡織企業需要選擇多供應渠道來保障貨源。
東南亞紡織行業興起產業遷移事件-服裝面料東莞復合廠解讀,近年來,東南亞(特別是越南和孟加拉國)的紡織服裝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歐美商家的青睞,歐美市場的一些訂單已轉向東南亞。在產能過剩和國內環保政策的壓力下同時當地具有便宜的地價、關稅等優勢。中國部分紡織企業紛紛轉戰東南亞一帶,也導致出一個問題一些合作的客戶,和供應渠道紛紛出現跑去東南亞,出現了訂單和原料貨源的流失。
隨著近期經濟衰退和市場趨于飽和,競爭日趨激烈。 紡織業現在已經到了焦慮的十字路口,但困難與機遇并存。 紡織業需要“質變”的突破和快速的綜合轉型。 適應“適者生存”的市場規則。